(通讯员:马海涛 郑安定)2025年5月16日,第二十三届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正式启动,主题为“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活动当日,位于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思政课实验室开启科普周第一场活动。
“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为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大学生有什么关系?”……作为天津市社科普及基地,我校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感受民族文化多样性魅力”为主题的校园科普研学活动,充分发挥社科普及基地资源优势和学院专业特长,通过“实践体验”“展示+互动”的形式,深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来自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近30名学生走进实验室,“沉浸式”体验了一道集理论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社科普及大餐”。该校车辆三班的屈天凯同学表示,通过学习参观,大家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真切感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精神,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

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验室于2023年12月建成,场馆占地约300平方米,精心打造四个主题展示区域,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自建成以来,已接待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及各界人士50余场次3000多人次参观学习交流,成为天津市思政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今年4月,实验室获评天津市科普基地。
未来,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将持续发挥科普基地优势,创新科普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为更多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助力天津市科普事业迈向新台阶。